正是因为这种“宽容”,使吏治松懈、腐败横生,甚至国家财政也入
正是因为这种“宽容”,使吏治松懈、腐败横生,甚至国家财政也入不敷出。作为一国之君,康熙皇帝使国家经济繁荣,国力增强,然而到了他晚年的时候,又因为自己的“宽容”使经济下滑。到了他去世的那一年,国库存银只有八百万两。而就在他去世的前三年,国库存银尚有近五千万两。
而国家的财政问题,仅仅是康熙皇帝在晚年头疼的事情之一,还有一件让他烦恼不堪的事,就是选择谁来接替他坐天下。
七 皇子夺嫡
康熙皇帝共有35个儿子,排序的有24人,成年且受册封的只有20人。这20个皇子中,年龄较长者有12人。他们是:大阿哥胤褆、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二阿哥胤祹、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
这些皇子当中,只有二阿哥胤礽是孝诚皇后所生。孝诚皇后生下胤礽后,当天就病故了。康熙皇帝格外疼爱胤礽。
康熙十五年(1676)一月二十七日,康熙皇帝册立降生十八个月的皇子胤礽为太子。从政治上讲,此举颇具意义。
在宣布立皇太子之前的十个月内,朝廷的军队在南部和西部与叛军交战时接连受挫,蒙古的一个王公也在北部举旗造反。为了对付这一挑战,康熙皇帝接受了熊赐履等汉族大臣们的意见,全面采取汉族的制度,加快满汉政权的汉化进程,立太子便是康熙沿袭明朝的一个重要举措。同时,立太子还有双重目的:稳定政治局势,确立合法的继承制。
胤礽不到两岁被立为太子,以后就以这种身份接受教育,处理人际关系及部分政事。胤礽颇有才能,不到十岁就跟随康熙四出巡幸,学习处理政事。康熙皇帝也培养他的威信,给太子制定了储君的特有制度,体现太子威严的着装、仪仗、用物与皇帝的差不多,国家三大节中的元旦、冬至及太子的千秋节,王公百官要在给皇帝进表、朝贺之后,到太子处所进行同样的仪式,要行二跪六叩首礼。康熙皇帝三次亲征噶尔丹,均令胤礽留守京城,处理政事。
如果胤礽在处理与父皇和诸兄弟,以及贵胄朝臣的关系上,能够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便有利于他的顺利登基;反之则会出大乱子,而事情正是沿着后一方向发展的。
胤礽虽然年轻,但做太子的历史却很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部分人就想依附于他求取发迹,遂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小集团,其首要人物是索额图。
索额图是胤礽生母孝诚皇后的亲叔父,即是胤礽的叔外公,早在康熙八年就担任了大学士,二十五年改任领侍卫内大臣,随后率领使团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是康熙前期的重臣。
索额图处心积虑提高皇太子的地位,为使胤礽早日登基,竟图谋推翻康熙。康熙皇帝为保护帝位,对太子党的蠢蠢欲动自然不能容忍,但投鼠忌器,为保护皇太子,不使事态扩大,只惩治了少数人。康熙三十六年,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回到京师附近,康熙下令处死私自在皇太子处行走的内廷人员;康熙四十二年以索额图“议论国事”为罪名,将他囚禁致死。
太子党人的活动,势必将胤礽推到与康熙对立的位置。再者,胤礽本人的人品也很有问题,他贪婪财货、性情暴躁,令康熙皇帝深感失望。康熙皇帝认为太子应当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忠于父皇,不可结党谋位;二是为人仁义,将来为政清明有道;三是孝友为怀,做储君时能守孝道。
胤礽显然与此标准相距甚远,康熙皇帝担心胤礽当政会出现“败坏我国家,戕贼我万民”的恶果,父子感情日渐疏远。
随后,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发生的事情,促使康熙作出废黜太子的决定,并迅速付诸实行。
- 公司不批加班费怎么办?[图]
- fqc检验员的主要职责是[图]
- 关于劳务派遣,你应该了解哪些权益?[图]
- 银行柜员岗位职责是什么?[图]
- 大客户销售如何了解用户的需求?[图]
- 医院药房工作需要什么资格证书[图]
- 如何订机票较划算?[图]
- 有哪些在生活中被认为无所谓但实际会对身体造成很大损害的坏习惯[图]
- 经期可以喝麦茶吗? 生理期间可以喝麦茶吗[图]
- 泽兰酒的做法泡在泽兰叶里就行了[图]